《2024水产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由预制菜调味产业分会发布,基于红餐大数据及多方研究,深入分析了2023至2024年4月间水产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4990亿元,同比增长15.9%,并预计在2024年将突破5600亿元。其中,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260亿元,同比增长20.3%,预计2024年将超过1500亿元。
报告强调了水产预制菜的多样化细分类别,包括鱼类、虾类、鲍鱼海参类等,并指出这些产品在健康营养、产品创新、产业集群化和销售渠道多元化方面展现出明显发展趋势。特别提到,预制技术使高端水产如鲍鱼、海参更易进入大众市场,而小海鲜类因应用场景广泛而受欢迎。
政策层面,2024年3月,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规范预制菜范围,并强调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报告还提到了预制菜相关标准逐步完善,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在B端和C端市场需求分析中,报告发现B端需求注重成本效益和标准化生产,而C端消费者更看重便捷性、口感和新鲜度。同时,报告指出预制菜产业在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存在待改善空间,如产品同质化、品质和口感标准化等问题。
消费者调研显示,女性、中高等收入人群及26至4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是水产预制菜的主要购买者,且多数居住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调研还发现,大多数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会增加购买次数,偏好“鲜香麻辣”风味,其中酸菜鱼预制菜销量领先。
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包括国联水产、恒兴集团、安井食品等在内的重点企业及其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优势。最后,报告提出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健康营养重视、产品创新的细分化和柔性定制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作为报告的联合发布方,为餐饮业提供专业调味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来源:红餐&预制菜调味产业分会&联合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