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以煤炭三角区为例》报告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于2024年发布,旨在探索中国煤炭三角区(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的低碳转型路径。煤炭三角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转型对于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全球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引用COP28的决议,指出各国需在能源系统中摆脱化石燃料,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煤炭三角区的转型不仅是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也为全球宝贵经验。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煤炭三角区从“黑色能源”向“蓝色能源”再向“绿色能源”的转型路径,预计到2060年实现绿色能源转型。
煤炭三角区的现状,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煤炭生产、新能源发展和能源流通等方面。指出煤炭三角区在能源转型中面临动力不足、过度依赖煤炭产业、碳锁定风险等问题。报告也提到煤炭三角区在能源转型中取得的一些突破,如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等项目。
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国家级协调机制、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设立低碳转型基金等。建议通过这些措施,推动煤炭三角区的能源转型,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社会公平和生态平衡。
公正转型的重要性,指出在煤炭三角区的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区域公平、就业公平和生态公平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公正转型机制,确保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稳定。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文献调研、现场调研、专家咨询和政府座谈等。通过这些方法,报告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报告的附录部分还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的详细介绍,展示了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来源:CCIC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