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不仅是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2024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在过去的几年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罕见病的研究、医疗和保障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批和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相继出台,罕见病药物政策相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部分罕见病药品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了罕见病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
面对全国近2000万的患病人口,如何以中国智慧和全球视角探索罕见病问题的解决之道,破解罕见病领域基础和宏观难题,有效化解罕见病患者“诊断难、用药难、保障难”的困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2021年,我和李定国教授牵头与14个省市罕见病学术团体负责人组成课题组,针对中国罕见病定义这项基础工作,研究形成了《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提出“新生儿发病率低于
1/10000,患病率低于1/10000,患病人数低于14万,符合其中一项的疾病即为罕见病”。我国人口基数为14亿,所以单病种患病人数低于14万符合人群患病率低于1/10000的标准。事实上,所有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也涵盖在人群患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之中。鉴于此,我们可以用“人群患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来定义中国罕见病。根据最近三年来的实践检验,这个定义既与世界接轨,也符合中国罕见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和国情,逐渐成为罕见病防治和保障领域专家同仁的广泛认可。
同样,病痛挑战基金会和沙利文中国也立足中国智慧和全球视角,不断探索罕见病问题的解决之道。每年伊始,病痛挑战基金会和沙利文中国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前沿观察共同撰写的《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已经成为各界人士了解我国罕见病问题现状的重要参考材料。报告所涉之处,突出了对医生的诊疗关切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公众关心与产业关注角度将罕见病公共政策、医药行业和社会力量统一为解决问题的三大靶向,将过去一年中我国在罕见病诊疗和保障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及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呈现。这些内容,是十分有价值的。
来源:沙利文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