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货币政策大幅收紧,但事实证明,通胀极难对付。直到近期,美联储表示准备尽其所能控制通胀。经历了15年的流动性泛滥和极低的利率后,戒断症状在突然拿走潘趣酒碗(punchbowl)后出现得越来越多。哪些商业模式近年来只靠低利率支持,哪些商业模式基本上是自力更生的,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工业化国家40多年来最强劲、最快的加息已经造成了第一批受害者。英国养老基金的崩溃、黑石房地产收益信托基金(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的倒闭、加密行业的各种灾难——尤其是引人注目的FTX集团破产——这些只是利率突然转向后产生后果的几个例子罢了。
今年3月,另一个经济问题浮出水面:硅谷银行(SVB)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倒闭,不久后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也倒闭了。5月初,另一家地区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也宣布倒闭。众所周知,科技行业本来就对利率非常敏感,因此把地区银行倒闭仅仅归咎于他们管理不善,或者归咎于他们对步履蹒跚的科技行业的投资,我们认为这太过简单化了。
美国历史上曾有四家银行倒闭,其中有三家发生在过去几周;只有2008年9月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的倒闭才造成了更大的名义和实际损失。总的来说,自3月初以来,已经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债务核销。预警信号清晰表明金融体系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脆弱得多。在大西洋的这一边,一家主要的银行也不得不撤离,受到影响的不是什么银行,而正是受人尊敬的瑞士信贷银行(CreditSuisse)。这家银行在三月中被瑞士银行(UBS)通过掩人耳目的操作收购了。
主流人士并未被吓倒,继续为美国经济的韧性欢呼和淡化问题。然而,熟悉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August von Hayek)倡导的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的人知道,利率的急剧转向毫无疑问会带来剧痛。金融历史不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触发人造繁荣的先例。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