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T41817-2022《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工程指南》(“《个人信息安全工程指南》”)。作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的国家标准之一,该标准结合国外隐私工程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在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的传统开发流程中嵌入个人信息保护的工程化要求,旨在将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与产品和服务同步规划、建设和使用,主动预防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和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事件的发生,为帮助网络产品和服务提升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提供工程化指引。
“个人信息安全工程”的概念取自“隐私工程”即“privacyengineering”,国际标准ISOAEC TR 27550:2019《信息技术安全技术系统生命周期流程中的隐私工程》将隐私工程定义为“将隐私问题纳入系统和软件工程生命周期过程的工程实践”。作为将隐私保护要求嵌入系统工程乃至企业管理全流程的一套方法论,欧盟、美国等国家对其进行持续讨论和研究,对于隐私工程与隐私保护立法的关系、如何指导企业进行隐私工程实践等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结论和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对于隐私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期。一方面,随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不断完善,如何在落实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业务的负担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课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技术和管理等多角度求解,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方法论;另一方面,我国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大力发展也促使企业主动探寻数据安全合规流通路径,尤其是个人信息的安全合规使用,以掌握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先机。
为了加深企业对隐私工程的理解,帮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升隐私保护能力,我们联合在隐私工程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经验的企业共同撰写了《隐私工程白皮书》,对隐私工程的理论发展和我国企业的隐私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企业隐私保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形成更适合我国企业的隐私工程体系。
来源: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